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元节(中篇)-《辞梦铃》


    第(2/3)页

    “太子殿下。”沈樊行礼道,“许是因为太子殿下长时间未见芸夫人,所以心生思念,故而在梦里才能见到。”

    萧煜桓摇了摇头道:“不,不仅仅是见到了这么简单。我是清清楚楚的梦到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小时候的事情?”沈樊有些不解。

    萧煜桓进一步说道:“我梦到了萧疏宇,梦到了母妃生产的那一天。”

    ——   ——   ——

    今天是七月十四中元节,沿河道的许多地方都围满了人,仔细去看,河面上如繁星点点般漂着几只河灯。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只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并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将会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上,而中元张灯则是在水里。中元节,放河灯,用以悼念逝去的亲人,祝福活着的人们。放河灯时,人们会把糊好的各种形状、五颜六色的河灯放到河上。本来漆黑一片的河面上突然闪亮起飘动的灯火,灯火在河上随着流水移动,层次错落,让人会觉得美丽而又壮观。“河灯”又名“荷花灯”,一般做成荷花瓣形,灯笼里点上蜡烛,放在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中元节还会烧街衣,其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做茄饼就是当做祖先在路上的干粮。人们也会放天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轩竹乙和欧阳若琳走在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和河面上的河灯心中不免升起一丝悲伤来。木芷熙和木景箜也拿着一只河灯蹲在河边慢慢的将它放在河面上,让它顺着水流飘向远方,祈祷着木府的众多亡灵。商灵一个人拿了一只河灯走到一处偏僻的地方,心中相信自己的身生父母,又突然想到了羽慈赫的家人,悲伤之情一时间一起涌了上来。他将河灯放在河面上,心中默默祈祷着什么,看着河灯慢慢随风远去。墨成和封寻毅还留在山上,各自做着悼念亲人的事情,只有羽慈赫还躺在床上,不省人事。

    萧煜桓坐在自己的房间中盯着一面铜镜不停的看,而这铜镜是在今天早上沈樊离开之后才被送到东宫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今早的脑子里就一直想着希望能得到一面铜镜,具体是因为什么,就连他自己也想不通。如今,这面铜镜就放在他的面前,他坐在铜镜前面一直盯着看,虽然不知道要看什么,可是似乎坐在那里就可以使他安心。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一阵熟悉的铃铛声再次在萧煜桓耳边响起,萧煜桓抬起头四处张望着,却并没有发现铃铛声的来源在何处。“桓儿~”门外传来一阵呼喊声。萧煜桓全身都颤抖了一下,这呼唤他的声音在他的记忆里已经重复了几年了。就在他愣神儿的功夫,那个声音在门外再次响起。“桓儿~”萧煜桓再次一怔,他站起身转身走向门边。门外再次传来一声“桓儿~”,他打开门走了出去,四处看着,却不见一个人。

    “桓儿~”

    “母妃!”萧煜桓答应了一声。

    “桓儿~”声音突然出现在了萧煜桓的身后,萧煜桓一转身,看到芸夫人站在自己的身后。“母妃!”萧煜桓向芸夫人跑过去。芸夫人满面红光,雍容华贵之像,就站在那里微笑着看着萧煜桓。不远处,从萧煜桓的房间中传来一阵铃铛的响声。

    “母妃!我想您了,桓儿非常的想您。”说着话,萧煜桓慢慢的走向了芸夫人。

    “母妃知道桓儿想母妃,母妃又何尝不想念我的桓儿呢?”芸夫人也慢慢的向萧煜桓走过去。

    萧煜桓:“这么多年了,今日是中元节,母妃您回来是不是就是来告诉我当年是谁害死您的?”

    芸夫人笑了笑道:“桓儿,你怎么了?是不是喝酒了?”

    “母妃?您在说什么?”

    “桓儿,你酒量不佳,以后可要少喝一点酒,可千万别再让母妃为你操心了。”

    “母妃~”萧煜桓笑了笑道,“儿子现如今已经是太子了,相信不日之后,我就能稳登大位,儿子如今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母妃您就放心吧。”
    第(2/3)页